企业在确定股权激励模式时需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绍了股权激励的八种常用模式,企业在确定股权激励模式之前,应当对股权激励的各种模式的内容、优缺点有相当程度的理解,这样才能根据本企业的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去选择合适的股权激励模式。
在选择股权激励的模式时,我们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目标导向原则
企业须明晰实行股权激励要解决的问题及达到的目的,再根据这个目标去选择股权激励模式。如果目的不明确,仅仅看到其他企业都在搞股权激励,本着实施股权激励对企业一定会有好处的想法,最后极有可能促进不了企业发展,只是相当于发了一次福利。一旦明确了实施目的,就一定要坚持以目标为导向来确定激励模式,例如明确了实施目的是提升企业业绩,那么就不要搞成回馈老员工式的福利性质激励。
2.多样化原则
企业选择股权激励模式,并不一定采用单一模式,可以多种模式并存。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不同激励对象的特点灵活采用不同的激励模式。例如针对经营者和高级管理人员,股权激励的主要目的是要产生正面激励与反面约束的双重效果,可采用以“限制性股票、业绩股票”等股权激励方式;针对一般的员工,股权激励不应该作为主要的激励手段,因为他们可能得到的股权不是很多,企业整体业绩(或效益)与其个人工作、收入的关联度太低。可通过员工直接购股或设置期股的方式让员工有机会分享企业的利润。
3.动态原则
由于企业的规模、组织架构、业务形态等方面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在同一家企业中,它的股权激励模式也应该随企业的发展发生相应变化。一般来说,企业从创业开始,会经历一个从合伙制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向有限责任公司过渡,最后到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过程。这期间企业的治理结构是在不断演变的,不同阶段发挥核心作用的员工群体也在发生变化,因此企业股权激励的激励重点、激励模式也应该做出相应调整。
4.最优成本原则
企业实施任何管理动作都需要考虑实施成本,股权激励同样也不例外。企业要在保证实现激励目的前提下,选择成本最优的激励模式。这里的成本一个是财务上的成本,一个是时间上的成本。从财务成本角度出发,企业需要考虑自身的财务状况、支付能力,以及股权授予带来的税费等情况,最终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激励模式;从时间成本角度出发,企业需要考虑该模式的实施、管理难度,需要考虑员工对激励模式的接受程度以减少推行阻力带来的时间损耗。
企业如果在实施股权激励的过程中,耗费了过多的成本,造成财务上的压力甚至恶化了治理结构,或者实施见效缓慢耽误发展良机,这对企业来讲都是得不偿失。